胡吃海喝玩太嗨,长假后如何找回安稳觉?

长假●睡眠滑铁卢

“国庆放假天天火锅烧烤,凌晨三点还刷剧,现在上班三天了,晚上躺床上跟烙饼似的——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!”

“中秋连着吃了三顿大餐,现在一躺平就觉得胃里顶得慌,半夜还总醒……”

最近不少小伙伴都在吐槽,假期里“吃嗨玩嗨睡嗨”,节后却遭遇“睡眠滑铁卢”。


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:假期放纵后,怎么快速找回“沾枕头就着”的安稳觉?

假期“快乐操作”把睡眠节律全搞乱!

假期就像身体的“放飞模式”——火锅烧烤小龙虾顿顿不落,奶茶蛋糕当夜宵;追剧打游戏到凌晨两点,白天睡到日上三竿;旅游打卡连轴转,生物钟被甩到“外太空”。这些“快乐操作”看似爽,实则悄悄给睡眠埋了雷:

肠胃“闹脾气”:暴饮暴食让肠胃超负荷工作,胃酸分泌紊乱,晚上躺平时食物还没消化完,胃胀、反酸全找上门,能睡得着才怪!

神经“绷紧弦”:熬夜刷剧、打游戏让大脑持续兴奋,褪黑素(助眠激素)分泌被打乱,即便躺床上,脑子还在“放电影”。

生物钟“迷路了”:白天睡太多、晚上睡太少,身体搞不清“白天黑夜”,节后该睡觉时精神抖擞,该起床时困成狗。

三招“急救术”快速把睡眠调回正轨

01

先给肠胃“减负” 吃对才能睡得香!

假期吃太嗨,节后饮食要“轻装上阵”:

早餐吃好:一碗燕麦粥+水煮蛋+小番茄,温和唤醒肠胃;

午餐七分饱:多吃蔬菜(比如菠菜、西兰花)和优质蛋白(比如鸡胸肉、豆腐),少吃油腻;

晚餐别硬撑:六分饱足够,睡前3小时不进食(尤其避开火锅、烧烤这些难消化的食物)。

02

给睡眠“立规矩”,重新找回生物钟!

固定作息:每天固定时间上床(比如晚上10点半)和起床(比如早上6点半),哪怕周末也别差太多,让身体重新记住“睡眠节奏”。

睡前“断舍离”:睡前1小时别碰手机(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)、别剧烈运动(心跳加速更难入睡),可以试试“助眠小仪式”——泡个温水脚(水温40℃左右,15分钟)、听轻音乐(比如雨声、钢琴曲),让身体从“兴奋模式”切换到“放松模式”。

白天少补觉:如果白天犯困,最多眯20-30分钟(别超过半小时),避免影响夜间睡眠。

03

放松心情,别让焦虑“偷走”睡眠!

很多人节后因为工作堆积、身材焦虑(比如“假期胖三斤”)而失眠,越着急越睡不着。这时候要学会“放过自己”:

工作上列个优先级清单,一件一件慢慢来,别想着“一天做完”;

体重问题别焦虑,节后通过均衡饮食+适度运动慢慢调整,一顿吃不好不会胖十斤;

睡前默念“今天已经很努力了,睡个好觉明天更棒”,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代替“我肯定又失眠”的焦虑。

科普小锦囊:好睡眠是“养”出来的!

好睡眠不是“硬熬”出来的,而是“养”出来的——从今晚开始,给肠胃减负、给生物钟“导航”、给心情松绑,安稳觉很快就会回来啦! 

相关产品

评论